引用自 https://flic.kr/p/2HdGwg

「而我們呢?在會考之後,你就要忘記國中這三年的痛苦,『只帶走美好的回憶』嗎?在面對學弟學妹的痛苦時,只會說『我們以前比你們更慘』而已嗎?在成為既得利益者後,就反過頭來維護這個體制嗎?」

「同學們,我希望我們不要成為這樣的大人。」

會考,國中三年的最大目標,終於在今天結束了。大家也即將分發到不同的學校,國中,變成了回憶。

但,我希望你不要忘記,自己這三年是怎麼過的。

我們的今天

我對國中的印象,就是考試和第八節。沒有「早自修」,只有考試。記得在我國小的一段時間,我早修會拿班上一本有關數學的書,坐在位子,邊看邊吃早餐,那是一段很美好的時光,真正的早自修,就應該如此美好。

每次段考前兩個禮拜,我會開始認真準備,段考前衝刺期是很煎熬的時光,每天在學校都是面對成千上萬的考卷,我是好學生,每一張都認真寫,可是越寫越懷疑 ——

「我來學校就是為了這些嗎?」

漸漸的,我們都變成了可悲台灣小孩,只在乎考試,不在乎學習的樂趣;只關心分數,不關心實際的運用;只了解作法,不了解背後的原因。

許多人去補習,將已經少得可憐的課餘時間再度榨的一滴不剩,這樣零碎而疲憊的課餘時間,除了打電動,還會想做什麼?還能做什麼?

大人們總是說,他們以前也是這樣過的,他們以前更慘。那我試問,為什麼當你們成為大人後,沒有改變它?

大人的過去

三十年前,我爸在國中時就被送去私立住宿學校,接受著「非常不健康的打罵教育」。每天一早起來就進學校,放學後還要晚自習到九點,可說是零自由時間。

高中畢業,聯考成績不理想,重考,過了一年痛苦的補習班生活。

我相信,過去的大人們一定經歷了比我們更糟的生活,生活困苦,教材也更加的填鴨。但這些大人們,在長大後,為什麼還是擁護著這套考試制度、擁護著升學主義?為什麼你們還是將孩子送進了補習班、還是要求學校要有第八節?

因為你們都經歷過嗎?

為什麼,你們沒有讓我們更好?

為什麼,當年受盡折磨的大人,在長大後,不願意改變這一切?

不要牽拖政治,政治反映出的就是選民的意志,有什麼樣的選民,就會有什麼樣的政治人物。當初十二年國教,出來反對的不也是由「受盡折磨的大人」組成的家長嗎?

我曾經在班聯會問教務主任,可不可以取消第八節,她說學校一點也不想辦第八節,是家長們要求的。

制度反應的,永遠都是掌權者的價值觀。過去歷經折磨的是你們,但現在掌權的也是有投票權的你們。

我不否定許多大人對教育改革的努力,我也知道三十年前到現在教育體制已經好了許多,不再規定頭髮、不再有教官、不再有三民主義,有即將上路的 108 課綱;但我們還有充滿考試的早修、上正課的第八節、過早的上學時間和過長的上課時數,我們可以更好嗎? 可以讓受了十二年國教的我們,不要變成 可悲台灣小孩 嗎?

我相信,所有的改革,都要從理念層面開始,只有當我們開始重新思考考試制度、升學主義,制度才有可能改變。

三十年前的大人們,或許在威權的時代裡,不被允許質疑體制,我並不責怪。

而我們呢?

不要成為,那個「我們也是這樣過」的大人

而我們呢?在會考之後,你就要忘記國中這三年的痛苦,「只帶走美好的回憶」嗎?在面對學弟學妹的痛苦時,只會說「我們以前比你們更慘」而已嗎?在成為既得利益者後,就反過頭來維護這個體制嗎?

同學們,我希望我們不要成為這樣的大人。

體制可以限制你的行為,但可別讓它限制你的思想。

我希望,當我們有能力、有權力、有影響力時,用你的話語、用你的行動、用你的臉書 IG 貼文、用你的選票,去表達對這個體制的不滿,去嘗試改變這一切,去做跟上一代不一樣的事

我希望,我們在面對下一代時,不要用一種「過來人的傲慢」,來打壓對體制的質疑。

我希望,當我們為人父母時,可以想想自己在學生時是什麼感受,不要拚命將子女送進補習班,不要要求學校上第八節,不要對你的子女做過去你痛恨的事

最有能量去改變的,往往是身處在體制中的人。我希望我們不要因為脫離了這個體制,就漸漸失去了這些能量。

我希望,這些痛苦留在我們這一代就好。

延伸閱讀

林寓森《別把孩子的時間填滿》

15 歲的生涯選擇—我為何拒讀高中

當老師對我們說:「可悲台灣小孩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