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SP——國中科學探究聯合發表會——是一個給學生的派對,讓愛好科學的學生聚在一起互相交流,從 2017 年 JSP7時開始,我已經參加了三屆的 JSP,每次參加,心態都有些不同;每次參加,也都領悟到不一樣的事。
今年,我已經國中畢業了,抱持著「參加最後一次」的心情來到 JSP,卻發現自己跟過去不一樣了。
專題演講
自從二年級的科展比完之後,我就沒有再做過科學研究,可以說是有些倦了,這三年來參加 JSP 的作品也都不是比賽作品,而是為了 JSP 而準備的內容。
為什麼講區塊鏈?
我大約一年前從 台灣吧的芬特克 系列中第一次認識了區塊鏈,後續我加入了 Matters 社群、LikeCoin 讚賞公民,逐漸對區塊鏈有越來越深的興趣,後來透過閱讀區塊鏈媒體 區塊勢 了解許多的區塊鏈應用相關的知識。
JSP 大部分還是以傳統學術的科學為主,在資訊科學的部份,通常只是「工具」,而不是研究主軸。而我 去年的演講 就已經開始以「資訊科普」為主題,像大家介紹透過 Python 來寫一個遊戲,和遊戲中物理系統設計的基本概念。
我其實並不是多會寫程式的人,這一年來也沒完成什麼值得驕傲的專案,所以我想區塊鏈應該是 JSP 的學員比較陌生的主題,「科普區塊鏈」應該會蠻不錯的。而相對於加密貨幣,我自己更喜歡區塊鏈在「非貨幣上的應用」,於是決定來講「數位資產」這個主題。
演講的準備
我認識一些在區塊鏈領域的前輩,根據前輩的經驗,要早點給聽眾「一點區塊鏈上的東西」比較能提起聽眾的興趣,所以通常會發一點幣或是數位資產。但慢慢發給一位一位聽眾想必會花很多時間,於是我就決定來設計一套「發禮物系統」,只要將資產建立好,然後產生一個限時限量連結,點入連結貼上自己錢包地址就可以取得數位資產。
說實在的,這不是多困難的系統,產權區塊鏈 Bitmark 有給開發者使用的 SDK,所以不需要自己處理底層,甚至連 API Request 都不用發。但我畢竟還是個菜鳥工程師,整個系統開發下來仍花了一個多禮拜,直到演講的前兩天才開發完畢。
Bitmark 很高興有開發者願意加入他們的生態系,所以聽到我在開發這個系統時,就送了我一件 Bitmark 的 T-Shirt(就是我當天穿的),也免費給了我活動三天的 Token。
但相對於花了很多時間準備程式,我在演講本身的準備相對較少,以前準備演講都會先寫好逐字稿,然後大量的練習,但這實在是太耗費心力,所以從這次演講開始,我決定要練習只準備投影片就能講完整的能力。
演講
就結果來說,我認為這次演講並不成功,我事後訪問了一些聽眾,表示聽懂的並不多,數位資產我總共準備了 120 份,最後卻只發出了 16 份。
原因有幾項:原本約定好的時間是 25 分鐘,然而到了當天我才知道只有 10 分鐘,很多內容都來不及說,數位資產也變成是吃午餐的時候發,觀眾參與度就變得很低;而且接收數位資產需要安裝 Bitmark app,現代人不喜歡得裝 app 的事情,而且畢竟課程沒有要求,不是大家都有帶著手機,也有些人根本懶得安裝。
區塊鏈本身就是個很難在幾個小時內說完的主題,何況我只有十分鐘,我只能帶個聽眾最粗淺的印象並帶入一些實際的應用。
因為我沒有準備演講稿,只有大綱跟投影片,可以加速在 10 分鐘說完,但就沒什麼問答時間,其實有不少觀眾有提問題,但卻沒時間回答,這是我覺得很可惜的。
我這次演講有準備 sli.do,因為我知道很多聽眾很害羞不太敢發問,不過因為大家並不都有手機,也不一定有網路,但還是有一位觀眾留下問題(還有我自己先準備的假問題),所以我覺得未來還是可用。
我希望未來 JSP 能夠增加每個發表的時間,錯失珍貴的討論機會,真的很可惜。
那些我們忽略的「研究動機」
JSP 的大部分活動都是放在第二天,而最大的主軸就是每個學生的發表,有專題演講、海報分享跟趣味課程。以前沒有太大的感覺,但今年發現多數的報告往往讓人「一點印象都沒有」。
我相信每件作品都是大家嘔心瀝血做出來的,但是最重要的「為什麼做」卻往往被忽略,然而「沒有目的的研究」要怎麼吸引到目光?要怎麼讓人留下深刻印象?
說實話,很多報告根本不提研究動機,因為研究主題往往是老師想的,學生對於「這個研究可以幹嘛」可能根本沒有想法。
我可以理解,要想出科展主題不容易,要想出好的主題更不容易,學生的想法往往難以實踐,最後落得都只能用老師的點子,但這樣的話,做這個研究到底是為了什麼?如果你不知道這個研究能解決的問題,那到底研究的意義是什麼?
我認為一個好的報告,應該著重在「現在有什麼問題」與「我們的研究可以如何解決它」,要先有足夠的動機才能引導觀眾產生興趣,願意去了解你的研究,否則說再多別人都聽不進去。
你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做研究?是為了「科展」這個比賽,還是為了「做一件改變世界的事」?如果是後者,我相信就算沒有科展,你也會充滿熱情的做;如果是後者,我相信在分享你的研究時,你的眼睛會閃耀著光輝。
那些不科學的科學題目
「重現吧!那些不科學的科學題目」是今年的夜間任務,意旨在於找出考卷中那些不合理的題目,並用文字或是影片的形式批判它「為什麼不合理」。
這次的題目讓我很有共鳴,已經不知道多少次了,自然考卷上總是出現「大錯特錯」的題目,是在科學原理上就有錯誤的程度,我的自然老師通常會接受意見,然後針對這個題目改答案或是送分,但是這些「設計不良」的題目也許是缺乏檢舉機制,總是一再地出現,其中我最受不了的,就是「白作功」。
這題的「正確解答」是 A,理由是施力方向與位移方向是垂直的,因此沒有作功。
但這個結論並不合理,因為身體的確有在水平移動的方向上出力,而包包也的確有水平方向的位移,所以身體的確有對包包作功,但題目卻不管。這部影片就是想要強調這件事的荒謬。
我能理解出題者想要讓學生了解「施力必須與位移是相同方向」的概念,但題目不能偏離事實,而這樣的題目並不是個案,以這個概念為核心的題目多到不行,而且每個都犯相同的錯誤,而這就是學生的日常,在不合理的題目中挑出一個不合理的答案。
關於 JSP
現在回想起來,第一次參加的 JSP 真的是最累,但也最精彩的一次。辦在自己的學校,被自己的老師出了累死人的隱藏課程,第二天的晚上,一組人一路忙到了凌晨三點半才睡,隔天一大早又起來準備發表。很累,很充實,也體驗到很多,也是因為 JSP,我才會認識一位很要好的朋友。
但也許,我已經無法再重現當時的感動了,這兩年來,我踏上了資訊領域,科學的內容對我已經越來越沒有吸引力了,這次的活動,感受到的震撼與收穫已經大不如前。
這次的活動我最享受的,其實是最後的隱藏課程,讓我真的激起熱情去做好一件事,但我還是難以避免自己過份的主導,也許是這次所需的工作量不多,我又包下了最重要的拍片、剪片工作,我沒有辦法讓每一位組員都參與到,七個人的小隊大概只有四個人有在參與,其中還主要是參加三年的學長姐,沒辦法讓組員們感受那股熱情,是我感到很抱歉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