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一問:為什麼新年定在 1/1?

Photo by Aaditya Arora from Pexels 這個標題也許令人誤解,1/1 本來就是一年的開始啊?當然,但為什麼我們會選擇一個冬天的日子作為一年的開始,而不是某個春天、夏天、秋天的日子呢?陽曆以地球的公轉為依循,地球每繞太陽一圈就是一年,一年之中所謂「特別」的日子,應該會是春分、夏至、秋分、冬至等等,但 1/1 卻不是什麼特別的日子,甚至以季節來說,我們通常會認為 12、1、2 月是冬天,3 月開始才是春天,為什麼會將新年定在一個季節的「中間」呢? 下一個猜想:也許是由於某種歐洲世界的歷史因素?直覺會想到的可能是「耶穌誕生」,畢竟西元的紀年「名義上」就是以耶穌誕生為始(儘管這與史實有些差距),但這也有矛盾之處:我們之所以能說「耶穌於 12/25 日出生」,就證明了陽曆是早於耶穌誕生的,否則就應該會是「我們將耶穌誕生之日定為 1/1」。 如果把陽曆跟農曆做比較,就會發現這個巧合更加神奇,農曆是以月亮的公轉作為依循,一年的長度與陽曆不盡相同,然而農曆的「新年」和陽曆定在差不多的時間,都是在冬天的中間,但是農曆的新年是有天文意義的,新年之時月亮是朔月,但一年有 12 個月,為什麼不定在其他的月份?不同文化將「新年」這個概念定在差不多的時候,這背後有什麼關聯嗎? 我想到的可能性是農業社會的生活型態,在較高緯度的農業社會中,冬天是休耕期,一年到頭的辛勤的工作,在冬天時應當能稍微喘息,而歷經了作物一年的生長與收割,在這個時候特別會有「結束」之感,而實務上來說,若要「慶祝新年」,選擇在冬天的中間進行也很合理,因為工作量比較少,慶祝完後就可以迎接春天的到來,因此自然而然成為了北半球新年的「熱門選擇」。由此推廣,南半球的文明是否也會選擇當地冬天轉春天的時候作為新年呢? 知道為什麼新年要定在冬天了,但是為什麼恰好定在現在的 1/1,而不是早一天或晚一天呢?這聽起來或許強詞奪理,但我們要意識到,人類社會要取得廣泛的共識是很難的,通常能夠廣泛被認可的制度都來自某些自然觀察,例如十進制來自於人類有十根手指、一週七天來自地球上可以肉眼觀察到的「特殊星球」有七顆,否則就是出於歷史因素,並由強勢文化擴散到世界各地。 現代公曆的歷史 根據維基百科,我們現今所使用的公曆——格里曆,是在公元 1582 年由義大利醫生阿洛伊修斯.里利烏斯改良儒略曆所制定、並由教皇所頒布的。其改良內容主要是對閏年規則的修正,沒有改變新年的時間點,因此再往上追,儒略曆是羅馬的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儒略.凱撒採納希臘數學家索西琴尼所計算出的曆法,在那之前羅馬的曆法相當的混亂,與太陽的公轉週期已經相差甚遠,而 1/1 則是定在凱撒執政官上任之日。 我們發現這跟先前的推測相當接近,1/1 的制定是出自歷史因素,且格里曆其實是相當晚期才被全世界採用,日本於 1873 年採用格里曆,而中國則是在中華民國於 1912 年成立後開始採用格里曆,在這個時機做出改變,明顯是來自歐洲強勢文化的影響,這也驗證了我們先前的猜想。 現代的不同曆法 其實在現代,也有國家是採取不同的曆法,例如伊朗所使用的伊朗曆,就是以春分作為一年開始的太陽曆(取自天文觀察);或是許多伊斯蘭國家所使用的伊斯蘭曆,跟中國傳統的農曆一樣是以月亮的公轉作為依循,並將新月定為一個月的開始(農曆是朔)。 除此之外,現代也有對曆法改革的提議,對紀年的改革有學者塞薩爾.埃米利安尼提出的人類紀年(又稱全新世紀年),將現有的年加上 10000 作為新的紀年,例如 2021 就會變成 12021,選擇這個時間點,是因為人類紀年的元年是最後一次冰河期的結束,也是新石器時代的開端。此外這種曆法包含了 0 年,讓數軸變得完整。 對紀月的改革有企業家喬治.伊士曼所推行的國際固定曆,將每個月定為 4 個星期 28 天,一年 13 個月,這樣只有 364 天,因此再添加最後一天「年日」作為一年的結束,年日不屬於星期中的任何一天,國際固定曆的特色是日期將始終落在一週中的同一天,且非常易於計算(除以 7 的餘數)。 這些提案雖然到現在仍處於討論階段,尚未獲得共識,但打破了我過去對曆法「本來就是這樣」的想法。曆法是一種制度,是由人所制定的,過去曾經歷多次的曆法改革,現今也有不同國家使用著不同的曆法,這些都告訴我們即使像曆法這般有如文化根基的制度,也是可以被改變的。如果是你,會期待什麼樣的曆法呢? 參考資料 曆法 格里曆 儒略曆 伊朗曆 伊斯蘭曆 國際固定曆 人類紀年(全新世紀年)

January 23, 2021 · 1 分鐘 · wanca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