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CON 演講:軟體開發的未來,是大斗內時代?
2019 SITCON 演講:軟體開發的未來,是大斗內時代? 前言 我參加了 2019 在中研院舉行的 SITCON 學生計算機年會,並投稿了一篇 Espresso 短講,以下是我的演講稿: 講者介紹 大家好,我是林宏信,現在是國中三年級。我從小六開始接觸 Scratch,國二開始學習 Python,目前正在學習 Go Web 開發。我的興趣是寫程式、寫音樂、寫文章,經營部落格 WANcatServer 網貓伺服器 ,歡迎大家去看看喔!。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 我們如何靠軟體賺錢,相信在台下的大多數人,包括我,都喜歡寫程式,那你是否思考過,我們該如何靠軟體賺錢呢?畢竟這攸關生計,是個很重要的問題。 軟體難以賺錢 雖然軟體工程可說是現代社會最熱門的行業之一,但事實上「純靠軟體賺錢」是一件很難的事。當然,今天如果你受雇於公司,公司付薪水請你寫軟體,那沒什麼困難。但如果今天你要將手頭上的軟體換成錢,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。 拷貝發大財 也許今天你寫了一個很好玩的遊戲,你想要賣給別人玩,你將它打包成 binary,找到買家,收了錢將軟體寄給他,但也許他就直接將你的軟體發布在網路上免費供人下載,你後面的生意都不用賺了。 憑什麼?根本原因在於軟體是一項「0 邊際成本」的產品。 邊際成本 邊際成本是經濟學的名詞,意思是 「增加一單位產品所需要的成本」,生產一台汽車的成本高昂,但生產第 10000 台汽車的成本就低的多。 軟體開發絕不是無本生意,從設計、開發到產品做出來都需要大量的時間、金錢、人力成本。0 邊際成本,一方面可以將產品賣給更多人,但另一方面所有拿到軟體的人都有「拷貝的能力」,隨時可以破壞你的生意。 不只是軟體,現在所有的創作媒介:文字、影片、音樂,幾乎都是 0 邊際成本的產品,各式各樣的創作也無法逃離「被拷貝」的命運。為了擋住這波拷貝攻勢,政府定了許多著作權法規、DRM 來規範。但事實上,Who cares? 大家還不是複製得很爽? 那該怎麼辦?與其讓心血被別人拿去散佈,不如 我們自己將它「免費」。 免費時代崛起 如果我們要完美結合軟體 0 邊際成本的特質,最有效方式就是「免費」,並另找方式獲利。明顯的例子就是廣告業的崛起。 消費者轉為生產者? 記得我小時候剛開始用電腦,Windows 要錢,Office 也要錢,買遊戲也要錢,花錢好像理所當然。但當我開始上網後,發現 Google 是免費的、Facebook 是免費的、YouTube 也是免費的。我相信做 Facebook 絕不會比 Windows 簡單,那為什麼 Windows 要收錢,而 Facebook 不用呢? 原因在於使用者對公司的價值。 在網際網路尚未普及前,使用者與軟體公司就是單純的消費供給關係,使用者花了錢買到軟體就拍拍屁股走了,不會帶給軟體公司任何附加價值,所以軟體公司必須收費。(除了用 Word 檔征服全世界) 而當網際網路開始蓬勃發展後,事情就不同了。一個使用者對 Facebook 而言,是賺錢的工具!他不只能提供自身的資料,還能鼓勵周圍的親朋好友一起使用。因為使用者對 Facebook 有價值,所以採免費的商業模式來拉更多的使用者,是最有效率且最賺錢的方式。...